English
四邑華僑出國原因

四邑地區向外移民歷史悠久,自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大規模移民則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迄至新中國成立以前,有兩次移民高潮:一次是1840-1882年,( 美國國會通過第一次禁止華人入境法案) :另一次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到新中國成立。

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進行滅宋決戰,10萬 “勤王” 宋軍犧牲,約有3萬敗兵和百姓逃亡南洋,其中有不少是四邑人。宋亡以後,四邑地區發生多次抗元复宋的農民起義,(如1283年新會林桂芳、黎德分別領導的起義),失敗後也紛紛逃亡海外,成為華僑。

明朝初厲行海禁。至明成祖永樂年(1403),官方以 “朝貢”為名進行海外貿易,廣東設有市舶提舉司,廣州成為主要對外港口之一,新寧(今台山)設有廣海、望峒、奇潭三個 ( 臨時泊岸點 )。公元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9年,訪問了東西亞、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30多個國家。明朝中期,公元1442-1552年,五邑地區發生上10起農民起義,少則數千,多則10萬之眾,先後被鎮壓失敗以後,不少人往南洋。明穆宗隆慶年 (1567-1572),朝廷廢除海禁,此時就有開平人出洋經商。明嘉靖32年(1553),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漬水貨物,開始占据澳門。十六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爭相霸占了非洲、美洲、亞洲、澳洲許多殖民地,需要勞動力開發,先是在非洲販賣上千萬黑奴到美洲等地,後來又轉向東方,并早在1519年葡萄牙人就在中國沿海搶掠和拐騙中國人到葡屬東印度墾殖,并在1519、1523、1556年三次進犯新會,掠賣良民出洋:荷蘭人也同時在閩粵沿海招募華工:後來更演變為大規模的”苦力貿易”澳門成了重要据點。由于澳門緊靠四邑,因此很多四邑人經澳門出國或被騙到澳門”賣豬仔”出國。

Pictures from left to right - workers signed dishonoured contracts, recruitment notice, contract

清初,四邑地區發生多起”反清复明”的農民起義,如:順治2-17年(1645-1660)發生新會三江、外海、籟竹門的農民起義,順治4年(1647)新會獨岡(今鶴山)黃蠻長領導的農民起義;新會杜阮人黃公輔和新寧汶村人王興領導的農民起義,合10萬眾。這些起義者失敗後,許多人乘船逃往海外。清嘉慶年間(1796-1820),新會潮連人張保仔落草為寇,极盛時達20萬眾,後被清軍”剿”、撓兼用而降清,而拒絕投降的六、七萬人,大部份飄洋過海,到了菲律賓、婆羅洲和馬來西亞等地,成了華僑,其中很多是四邑人。根据綜合史籍統計,到鴉片戰爭前,整個東南亞地區有華僑100萬人以上,主要是福建和潮汕地區人民,其中亦有相當多的四邑人。

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朝政府割地賠款,開放五口岸通商,香港成了新的”苦力貿易”中心。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廷簽訂”北京條約”,以容許自由移民為名,使”苦力貿易”合法化。此時,五邑地區天災頻繁,租稅沉重,民不聊生,農民被迫起義,兼之土、客械鬥,土匪猖獗,許多百姓走投無路,不得不離鄉背井外出謀生,或被迫”賣豬仔”出國。咸豐四年(1854),四邑發生10萬人參加的江會紅巾軍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者眾。1864年,太平天國平南王、新會人黃德滋兵敗率余部乘船數十艘,渡南海抵達澳大利亞達爾文市,後聚居墨爾本,其後代繁衍至今達數萬人。

鴉片戰爭

1855-1867年,發生在台山為中心的土、客械鬥,持續12年,僅赤溪外逃者就達10萬人,其中賣豬仔到南美洲就有二、三萬眾。1848年以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先後發現金礦,掀起了(淘金熱),接著美國、加拿大修建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開鑿巴拿馬運河以及開發中南美洲和東南亞都需要大批勞動力,四邑地區以”契約華工”,”賒單工”等形式或自由移民,出現了出國移民的大高潮。据統計,從1840-1876年移民到美國的華人有15-17萬人,其中四邑人士12.4萬人;加上加拿大、古巴、秘魯、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其它國家的四邑移民估計超過20萬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建立了民國,使廣大華僑看到了希望,紛紛歸國實業,但好景不長,袁世凱稱帝,軍閥混戰,日本步步進逼,------------使中國人民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致使不少貧苦大眾繼續出國謀生。1914-1918年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缺乏勞動力,又有一批香港海員和四邑同胞移民到英國及歐洲各國。

Pictures from Left to right - Dr Sun Yat Sen in USA, Taishan Chinese oficials abroad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四邑人又一次興起移民高潮。主要原因是:美國(1943)、新西蘭(1944)、加拿大(1947)、澳大利(1965)先後廢除排華法令,尤其是美國,充許華裔复退軍人和單身華僑來中國娶妻帶往美國,充許家庭團聚赴美,于是僑屬紛紛出國,使往美移民大增。國共內戰前後,有部份國民党官兵和疑懼共產黨當政的人士也紛紛出國,直至1952年對香港、澳門封關後才減少。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東南亞各國先後獨立,隨之實行限制華人入境,加上當時國內政策過左,使邑僑正當出境者減少,而偷渡過港澳者眾,尤其是在(文革)期間。大批人偷渡過香港而出國當了華僑。

1979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四邑地區和全國一樣,大抓落實僑務政策,使正常出境的人大大增加,除家庭團聚、繼承財產者外,出國留學、經商、技術移民者也增加了。据查,到200年止,共有42万人出境到國外和港澳地區定居,平均每年都在萬人以上。

四邑華僑和全國其它地區華僑一樣,經歷了許多磨難和痛苦,其中最悲慘者是鴉片戰爭前後以”契約華工”、”賒單工”形式”賣豬仔”出去那批老華僑。這些人被拐騙或誘惑到港澳”豬仔館”,拳打腳踢,強迫在”賣身契約”畫押:上船後又被當囚犯那樣塞進統艙,有的在船上被折磨致死;到岸後被迫從事超強度的體力勞動,受盡種種虐待,不少人被摧殘致殘、致死。那些幸存者多弧獨一生,客死它鄉。

Chinese gold miners and prospectors

在美國,他們開采金礦,僅加州1848-1883年就生產黃金12億美元,佔全國的三份之二,為美國創造了巨大財富。他們參加建設中央太平洋鐵路,萬多華人擔負最艱險的路段,犧牲了千人以上。接著又參加建築太平洋鐵路和北太平洋鐵路。1964年內達華州100周年時,州政府用中英文鐫刻了紀念碑;”華人先驅,功彰績偉,開礦筑路,青史名垂”。他們開良田,僅加州就開墾出1800畝。筑路和改良洼地兩項就為美國創造了天文數字的財富。

Building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and some of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在加拿大,他們除了開采金礦作出重要貢獻外,最大的貢獻是參加建築長達3800公里的太平洋鐵路。1982年9月25日,在卑詩省的太平洋鐵路起點耶魯鎮,豎立一塊銅盾記功碑,用英、法、中三國文字刻著:”19世紀80年代初,承包商安得魯翁得東自中國招來數以千計華工,協助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興建橫越卑詩省華山之鐵路,沿太平洋與瑞利拉奇之間工段,每4個工人中華人佔3名,工作雖优异,但每日僅得1元,為白人工人薪給之半。又因工程艱險,由疾病與意外事件而殘廢者甚眾。鐵路建成後,定居加拿大之華工,遂成為今日卑詩省華人社團社臣區之基石”。為築此鐵路1萬名華工中 (占七成四邑人士),死亡者達4000多人。

在巴拿馬,為建巴拿馬運河和巴拿馬鐵路,有2萬多華人華工犧牲了自己生命,其中大多數為五邑人。

歐洲主要是19世紀以後移民,與其它各洲相比人數甚少。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早,大機器工業生產水平高,剩余勞動力充足,不需要華人補充勞動力市場,中國與歐洲水路相隔遙遠旅途不便,華工大規模到歐洲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英、法、俄等國急需大量勞力進行軍生產開挖軍事工程,這期間有23萬華工招往歐,他們主要東北華北地區勞工。在早年,也有一些邑人被賣身到英國的事。但不是很多,台山博物館展出多個相關的真人真事。現時在英 國的五邑人約3萬人。

在19世紀60年代利物浦是政歐洲最繁華及最興旺港口之一,當時與上海開通了兩地商務海運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損失大量水手的英國商船隊,開始大范圍征集海員。聚集數千名來自上海、寧波、山東、香港等地的中國海員,當中有小部份五邑人,利物浦一時間成為英國商船隊海員儲備站,登記在冊的中國海員一度多達2萬人。二戰中,無數中國海員在德國潛艇的襲擊中葬身大西洋,活下來的人卻在合約滿後,因曰寇入侵中國而無法返國,他們只能和當地人結婚,在英國居住下來。1945年9月,二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在沒有發出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兩天之內強行遣返了千多名中國海員之悲劇。

2006年1月23日正午,英國著名港口──利物浦碼頭,近百人迎著寒冷的海風等待著一個遲了半個多世紀,但意義深遠的──中國海員紀念碑 落成。紀念碑用黑色雲石金色字,碑文用中英文字寫道:

“獻給曾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服務於這個國家的中國海員, 我們不會忘記: 那些獻出生命的人們──請接受我們的感謝! 我們更不會忘記: 那些被要求離開的人們!他們不得不離去,在這個國家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 我們也不會忘記: 那些永遠也不知道丈夫下落的妻子們,還有那些從未見過父親的孩子們, 讓我們記住:曾經發生過的一切,讓歷史不要重演,永遠懷念”。

Commemorative plaque at Pier Head

在東南亞,華僑參加開錫礦、種橡膠、開發商埠、功績卓著,其中也有四邑人的貢獻。在新加坡原萊佛士博物館前樹立一座紀念老華僑歷史功績的無名銅像,其座基上鐫刻著金字碑文:” 華人素以堅忍耐勞著稱、新加坡、檳榔嶼、馬六甲三府暨馬來所屬今日之繁榮,得諸華人能力貢獻者,良非淺鮮 ”。

四邑華僑在澳大利亞和其它國家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華僑對當地的貢獻,不但表現在早期經濟建設方面,在華僑內部團結、互助、自強不息,組織社團,發展教育,開發唐人街,在逆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而且與人為善,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當然這是中華文化優越之一面。

( 資料來源五邑僑情—台山博物館 ) 譚廣編寫